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有何路径?怎样用科技创新助力能源转型和革命?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等机构联合组织的《新能源技术研究的机遇与挑战》报告在京发布。
报告对2000年至2019年全球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核能、氢能、储能、能源互联网等8个不同新能源技术领域整体及其20项代表性技术主题进行系统分析,为全球和中国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部署提供科学依据,为科学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参考。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
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怎么干?近期召开的中央会议上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定位,尤其为今后5年做好碳达峰工作谋划了清晰的“施工图”。按照规划,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专家指出,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势必加快进入能源体系主流,促进基础理论、技术链条和产业形态等环节有所突破。
“当前,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高度重视新能源技术发展,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新能源技术创新与颠覆性能源技术突破已经成为持续改变世界能源格局、开启全球各国碳中和行动的关键手段。”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