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
四川省学术和科技带头人、二级教授、四川农业大学朱建清研究员打破了我国目前富硒米生产依赖土壤含硒量和叶面喷施技术的局限,利用从斯里兰卡和俄罗斯引进的红米种质资源,首次成功选育出硒含量达到国家富硒米标准(GB/T 5009.93-2003)的富硒红米杂交稻高产新组合及富硒红糯稻新组合。富硒红米杂交稻产量稳定,适应性强,2009-2013年度在资中、乐至、眉山等县示范种植与订单种植总面积约25万亩,亩产达550公斤以上,累计生产富硒杂交稻米逾亿公斤,创造社会效益逾亿元。组合ZY-688和ZY-018在巴基斯坦种植比当地对照品种分别增产19%及13.7%,并于2013年取得巴基斯坦种子进口许可。另有26个组合在孟加拉国试种并将参加2015年度区试,其中组合ZY-3, ZY-5, ZY-22增产显著,直链淀粉含量达26%,解决了过去中国杂交水稻在孟推广品种直链淀粉含量低的问题,更符合孟加拉人民口感需求,孟加拉水稻专家评价很高。2014年9月,富硒红米杂交稻的选育通过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专家组一致认定该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