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国新办举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和展望》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组组长肖渭明表示, 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之际,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与展望》,这是中国政府第三次公开发表“一带一路”建设进展报告,也是本届高峰论坛的重要成果之一。
报告从客观、理性、公正的视角,对五年多来的实践进行了总结,以期进一步增进国际社会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了解,进一步促进各国政治互信、经济互融、人文互通,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不断朝着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迈进,开启共建“一带一路”的新征程。
进展报告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五年多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参与各方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认同感和参与度不断增强。
在政策沟通方面,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及其核心理念已写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以及其他区域组织等有关文件中,到目前为止,中国已与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170多份合作文件,其中包括中蒙俄、中哈、中柬、中老、中捷、中匈、中国文莱等多双边合作规划。
肖渭明表示,在设施联通方面,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稳步推进,截至3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超过1.4万列。
在贸易畅通方面,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签署了100多项海关检验检疫合作文件,实现了50多种农产品的食品检疫准入。
在资金融通方面,中国与27国核准了《“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
在民心相通方面,中国设立“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与24个沿线国家签署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
在产业合作方面,2013年-2018年,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超过900亿美元,在沿线国家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超过4000亿美元。
《报告》强调,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自中国,更属于世界,根植于历史,更面向未来,重点面向亚欧非大陆,更向所有伙伴开放。
中国愿与各方共同努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努力将“一带一路”建设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和廉洁之路。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